時間:2024-02-22 16:30作者:下載吧人氣:23
在人像照片中經常出現照片畫面發灰,層次表現不明確的情況。層次不明確就不能突出主題,整個畫面看上去平淡無奇,所以調整照片的層次也是日常工作中必須要做的。其實解決照片缺少層次的問題并非難事,只要利用一些調色命令將照片中的人物主題突出,淡化其余不主要的部分就可以了,今天就針對平淡無層次的照片的調整介紹兩種方法,來解決這種問題的存在。這兩種方法所涉及到得命令及操作幾乎都是在日常工作中常常用到的,只是經過一些綜合羅列就演變成了調整層次的方法。方法一:“調整層調色法”就是利用圖層面板下方調整層按鈕中的命令對照片層次反復進行微調,最后達到我們需求的效果。方法二:“混合模式渲染法”是利用一些混合模式對圖像圖層的混合計算得出適當的圖像,然后再經過渲染濾鏡進一步進行調整,最后達到需求效果。
具體方法和操作步驟如下所述:
調整層調色法:
1、打開照片01,可以看出照片灰蒙蒙霧蒙蒙,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層次平淡主題不突出,所以為了照片質量必須進行層次的調整。
2、在調整層次之前首先要對照片的對比度進行適當調整,打開圖層面板,在下方的調整層按鈕中選擇色階調整層并添加,將畫面的對比度調整到接近正常照片的情況,如圖02所示。
3、利用套索選區工具圈選如圖03中范圍的選區(主要圈選人物),然后將選區進行羽化設置,羽化半徑為250像素。
4、羽化完成后給選區添加曲線調整層,選擇曲線中的RGB通道,將曲線適當上調。此時照片中人物部分會隨之提亮(為了保持層次和細節,此處調節曲線的幅度要小),如圖04所示。
5、重復一下前面的操作,選取人物、羽化、提亮,但要注意的是此次的選區小于前面的選區,如圖05、06所示。
6、按住CTRL鍵的同時點擊剛添加的曲線調整層的蒙版部分,調出前面用到的羽化后的選區,然后給選區執行反選命令,此時選中的是四周背景部分,如圖07所示。
7、給選區添加曲線調整層,將曲線稍微下壓,此時照片四周背景呈稍稍變暗趨勢,如圖08所示。
8、再次用套索工具將照片四周接近邊緣的部分圈選,并將選區進行羽化設置,如圖09所示。
9、給剛剛選中的選區添加曲線調整層,依然稍微下壓曲線,使選區內圖像變暗,如圖10所示。
10、如此時感覺照片的對比仍未達到滿意可以反復多調整幾次,如圖11、12所示。
11、照片的對比調整到位后,開始對照片的色彩適當調整,添加色彩平衡調整層,分別對陰影、中間調、高光部分進行調整,將畫面的色彩調試更豐富些,如圖13、14、15所示。
12、接下來進一步調整照片中色彩的細節來達到層次豐富的效果,添加可選顏色調整層,對照片中的紅、黃、綠、白、中性、黑進行調節,如圖16、17、18、19、20、21所示。
13、當色彩調整結束后由于一些部分色彩發生了變化,所以需要再次對照片中人物的亮度進行調整,如圖22、23所示。
14、添加色相/飽和度調整層,先對照片中的全部色彩進行鮮艷(增加飽和度)調整,如圖24所示。
15、緊接著對照片中的紅、黃、綠、洋紅進行提高飽和度或者調整色相的操作,如圖25、26、27、28所示。
16、執行一個蓋印圖層,將所有調節合成一個層得圖像,此時可以很明顯對比出調試后和調試前的區別,利用仿制圖章對照片進行一下皮膚也修飾,如圖29所示。
17、為使照片更加清晰,給照片執行USM銳化命令,添加照片的質感,如圖30所示。
18、色彩調整結束,質感添加完畢,到此,那灰蒙蒙霧蒙蒙的照片已經成為了一張完美的清晰的照片,如圖31所示。
混合模式渲染法:
1、打開需要調整的照片01,此張照片與前面的“調整層調色法”修飾的照片存在的問題是一樣的,現在換一種方法來調節層次。
2、打開圖層面板,將背景圖層復制生成背景副本圖層,如圖02所示。
3、改變背景副本圖層的混合模式為疊加,此時會看到照片變得不再發灰,開始有了一些層次和細節,如圖03所示。
4、蓋印圖層生成圖層1,然后將圖層1復制生成圖層1副本,如圖04所示。
5、將復制后的圖層1副本的混合模式改為正片疊底,此時照片的對比度再次增加,如圖05所示。
6、為了避免對比度太強丟失細節,可以將圖層副本1的不透明度適當調整一下,如圖06所示。
7、再次該隱圖層,生成圖層2,然后將圖層2轉換為智能濾鏡,如圖07、08所示。
8、給圖層2添加濾鏡渲染光照效果命令,在該命令的設置框中選擇光照類型為全光源,并且添置到兩盞燈,如圖09、10所示。
9、光照效果添加后照片亮度稍微有點過度,說明光照效果添加的有點重了,雙擊圖層中光照效果文字右面的調節標志,打開漸隱濾鏡的命令并適當調節光照效果的作用度,如圖11所示。
10、再次蓋印圖層生成圖層3,給圖層3執行剛剛用過的光照效果命令(可以直接按CTRL+F),如圖12、13所示。
11、將圖層3調整到四周烏黑的效果,如圖14所示,是為了最后時候保留四周與中間的對比效果。
12、給圖層3添加圖層蒙版,并且選擇橡皮工具,設置橡皮屬性的不透明度為34%,設置好前景色為白色和背景色為黑色,如圖15所示。
13、利用設置好的橡皮工具在圖層3的蒙版中擦除照片中間部分,此時圖層2的圖像顯示出來,如圖16所示。
14、層次調整的差不多了,接下來再利用調色命令將層次進一步豐富一下,添加可選顏色調整層,對色彩中的紅、黃、綠、白、中性、黑進行調整,如圖17、18、19、20、21、22所示。
15、再添加色相/飽和度調整層,將照片整體的飽和度提高,如圖23所示。
16、再次蓋印圖層生成圖層4,然后利用皮膚修飾技巧將照片中人物的皮膚進行修飾,如圖24、25所示。
17、最后添加USM銳化命令來增加照片的質感,如圖26所示。
18、到此整個調整過程結束,最后效果如圖27所示。
調整照片的層次是照片完美程度好壞的一個關鍵,所以要在修片調色前先將照片的層次調整到位,這次介紹的兩種方法對層次的調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當然并不是所有照片都適合,對于不同的照片還需要不同的方法調整,爭取在以后的工作中多積累經驗,為大家多發現一些調整方法。
網友評論